作为一个刚接触冰球不到一年的业余爱好者,我曾经以为“赢”就是胜利,是比分领先、是队友欢呼、是教练点头,可现实狠狠给了我一记耳光——过去半年里,我所在的球队输了超过15场比赛,有的时候甚至以0比8的悬殊比分结束,那段时间,我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不适合这项运动,甚至想放弃。
但就在某次训练结束后,我坐在更衣室角落,看着队友们一个个沉默地换衣服,眼神里没有愤怒,只有疲惫和坚持,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:原来不是每一场“输”,都意味着失败;它恰恰是成长最好的土壤。
我开始反思:为什么我们总是把“输”当成耻辱?是因为社会太强调结果,而忽略了过程的价值,冰球是一项身体对抗极强、节奏极快的团队运动,它要求你快速决策、信任队友、承受压力,每一次失误后的重新站起,每一次被对手突破后的冷静应对,都是在锤炼你的心理韧性。
我记得有一次比赛,我们落后3分,还剩最后两分钟,我的队友小林在一次防守中摔倒,膝盖擦破流血,但他爬起来继续冲向对方前锋,最终抢断成功并助攻得分,那一刻全场沸腾,不是因为比分逆转(我们最后还是输了),而是因为那种不放弃的精神感染了所有人。
后来我主动找教练谈心,他说:“你们输掉的比赛越多,就越清楚自己哪里弱,别怕输,怕的是输完之后就躺平。”这句话像一记重锤敲醒了我,于是我开始记录每次训练和比赛的细节:体能分配、滑行姿势、传球时机、战术执行……我把每一次“输”当作诊断书,找出问题,再针对性练习。
慢慢地,我们的团队不再为比分焦虑,而是关注每个人的进步,新队员进步快了,老队员心态稳了,连教练也开始用“这局打得很聪明”来鼓励大家,而不是只盯着分数。
我们虽然还不是冠军队伍,但我们已经从一群只会拼蛮力的“莽夫”,变成了懂得协作、敢于思考、情绪稳定的“战士”,更重要的是,我们学会了如何面对失败——这不是软弱,而是真正的强大。
如果你也正在经历低谷,无论是工作、学习还是生活中的挫折,真正的赢家,不是从不跌倒的人,而是每次跌倒后都能站起来,并且带着更深的理解继续前行的人。
冰球教会我的,不只是滑冰和击球技巧,更是人生的底层逻辑:输不可怕,怕的是不敢面对输;输不是终点,而是通往真正赢的起点。
别怕输,勇敢去玩吧——哪怕你还在路上,也正走在成为更好的自己的路上。













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
京ICP备110000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