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短视频平台和各类手机应用中,你是否经常看到“冰球突破”这类小游戏的广告?它们往往打着“休闲娱乐”“轻松赢大奖”的旗号,吸引大量用户点击、试玩甚至充值,不少人抱着“玩玩而已”的心态参与其中,但越来越多的声音开始质疑:这到底是不是赌博?它真的只是简单的游戏吗?
答案是——很可能涉嫌赌博,且存在严重法律和财务风险。
从法律角度看,“冰球突破”类游戏的核心机制高度类似赌博,玩家投入虚拟币或真实货币(如通过充值购买金币),再通过操作屏幕上的冰球击打目标来获取奖励,这些奖励可以兑换成现金、实物奖品,或直接提现,这种“以小博大”的模式,完全符合我国《刑法》第303条对赌博行为的定义:以营利为目的,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,或者开设赌场、提供赌博工具等。
值得注意的是,2021年公安部曾联合多部门发布《关于依法严厉打击利用网络棋牌类游戏实施赌博违法犯罪的通知》,明确指出:凡是具备“投注—输赢判定—兑换现金”链条的游戏,无论名称如何包装,均可能被认定为赌博,而“冰球突破”正是这样一个典型——它用看似简单的物理模拟玩法掩盖了实质上的概率博弈,本质就是一种变相的网络赌博。
从用户角度分析,这类游戏极具成瘾性,心理学研究显示,随机奖励机制(如击中目标后获得不同倍数奖励)会极大刺激大脑多巴胺分泌,让人产生强烈的“再来一次”的冲动,许多用户刚开始只是想试试运气,结果不知不觉投入数百元甚至上千元,最终陷入“越玩越亏、越亏越玩”的恶性循环,更有甚者,一些平台还设置“连环任务”“排行榜奖励”等机制,诱导用户不断充值以提升排名,本质上是在设计心理陷阱。
更令人担忧的是,这类游戏背后往往隐藏着数据泄露和诈骗风险,不少平台要求用户提供手机号、身份证信息甚至银行卡账号进行注册或提现,一旦信息泄露,极有可能被用于非法用途,比如冒名贷款、身份盗用等,更有不法分子伪装成客服人员,以“提现失败”“账户冻结”为由索要手续费,实施精准诈骗。
也有人辩称:“我只是用来消遣,没想着赚钱。”但法律不会因为你的主观动机而免责,根据司法实践,只要游戏设置了可兑换现金的机制,并实际发生了兑换行为,哪怕只有一人参与,也可能构成赌博罪,更何况,许多玩家并非“偶尔玩玩”,而是长期沉迷、频繁充值,早已超出“娱乐”范畴。
“冰球突破”绝非表面看起来那么轻松无害,它披着娱乐的外衣,实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赌博陷阱,我们呼吁广大用户保持清醒头脑,远离此类游戏;也希望监管部门加强巡查,打击隐蔽式赌博行为,保护公众财产安全与社会秩序稳定。
如果你正在玩这类游戏,请立刻停止并删除应用,别让一时的贪念,变成一辈子的悔恨。













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
京ICP备11000001号